字体
关灯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大明锦衣卫290

中,陆川站在舰桥回望逐渐缩小的秦星,想起张居正血书中的"不教银霜染星尘"——那位四百年前的首辅,或许早已通过量子纠缠,看到了秦星文明的宿命。

在宇宙的某个角落,又一颗星球正在升起文明的曙光。而人类舰队携带的不仅是秦星岩画的全息影像,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警示:当科技的力量超越了敬畏,再璀璨的文明,也终将化作星空中一抹转瞬即逝的银芒。

银霜重临:文明十字路口的血色抉择

2187年的纽约,第五大道的霓虹在银色雾霭中扭曲成诡谲的光带。陆川盯着量子监测仪上疯狂跳动的数据,屏幕映出他苍白的脸——中央公园的草坪上,行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晶化,皮肤表面蔓延的银纹与四百年前万历年间的记载分毫不差。

"检测到明代银箱的量子特征!"林澜的尖叫从通讯器传来,"国际历史博物馆的明代展区,地下三米处发现未销毁的银箱残骸!"陆川的瞳孔骤缩,记忆如利刃般刺痛神经:三年前在敦煌遗址,他们曾发现过记载银箱藏匿地点的残卷,却因疏忽遗漏了纽约的这条线索。

全球量子防御中心内,全息投影显示银色纳米机械正以指数级扩散。ai的声音冰冷而机械:"若不采取措施,72小时后人类将彻底灭绝。唯一解决方案:复现张居正的量子锁。但根据模拟,需要十万级生命体的量子共振作为能量源,重现明代'丝路焚骨'场景。"

会议室陷入死寂。各国代表面面相觑,有人愤怒拍案:"用十万人的生命换文明存续?这和灭绝人性的实验有什么区别!"陆川却盯着墙上的张居正血书复制品,朱砂字迹在应急灯下泛着诡异的红光。他突然想起秦星岩画中的一幕——那个文明的先知在最后时刻,将自己献祭给量子祭坛。

"我来。"陆川的声音打破沉默,"把我和银箱残骸一起封入量子反应堆。我的基因已被秦星尘埃改写,能作为活体密钥。"林澜抓住他的手臂,眼中含泪:"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意识会被纳米机械彻底分解!"但陆川只是苦笑,将父亲留给他的明代罗盘放在桌上,盘面的纹路与银箱如出一辙。

当陆川走进量子反应堆的瞬间,记忆如潮水涌来。他看见1580年的张居正站在烽火台上,亲手将西域商队连同银箱付之一炬;看见秦星文明的最后时刻,先知将自己化作量子屏障;更看见无数个平行时空里,人类在同样的抉择面前走向毁灭。

反应堆启动的轰鸣声中,银色纳米机械疯狂涌入陆川的身体。他的意识在量子海洋中飘荡,突然触碰到四百年前的一缕残念——那是张居正书写血书时的决绝,是用整个丝路的牺牲换来的文明火种。"原来如此..."陆川的意识在消散前终于明悟,量子锁的本质不是毁灭,而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守护。

耀眼的银光闪过,全球的银色雾霭骤然凝固。当林澜冲进反应堆时,只看到地上的明代罗盘和一封量子信笺。信笺上的字迹由无数纳米颗粒组成:"文明的延续,从不是理所当然。每一次危机,都是对人性的考验。告诉世界,张居正的选择,我从未后悔。"

,!

纽约的天空重新露出湛蓝,中央公园的结晶雕像在阳光下闪烁,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文明曾经历的至暗时刻。而在联合国总部,关于"文明存续伦理"的讨论仍在继续,但所有人都明白:在宇宙的残酷法则面前,人类或许永远需要在生存与良知的钢丝上艰难前行。

文明天平上的血色砝码

联合国安理会的穹顶在量子灯的照射下泛着冷光,全息投影中的银色纳米机械残骸仍在缓慢蠕动,仿佛在无声控诉着文明的脆弱。陆川的目光扫过圆桌周围各国代表的面孔,林澜攥着量子锁数据的手微微发颤——这个能彻底终结银霜威胁的方案,核心参数赫然写着“需十万人类活体量子共振”。

“四百年前,张居正选择焚毁三十驿。”俄罗斯代表敲击桌面,全息屏弹出明代烽火连天的模拟画面,“他用数千条生命为代价,将银霜的扩散推迟了四百年。我们是否要重蹈覆辙?”美国代表却调出秦星文明的灭绝影像:“看看那些岩画,他们因犹豫而灭亡。当生存受到威胁,道德是否该成为枷锁?”

林澜突然调出ai的推演结果:“若拒绝极端手段,文明存续概率不足3%;若执行量子共振计划,成功率将提升至89%。但...”她的声音哽咽,“这意味着要在全球范围内筛选‘共振者’,将他们送往量子熔炉。”会场陷入死寂,只有空气循环系统的嗡鸣在耳畔回荡。

法国代表突然起身,全

不想错过《大明锦衣卫1》更新?安装14看书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