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大明锦衣卫685

隐若现的渔火,想起了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——父亲、戚寒江、王勇,还有托马斯神父。他们的面容在记忆中一一浮现,最终都化作了夜空中闪烁的星辰。

突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。阿砚气喘吁吁地跑来,手中拿着一封密信:\"先生,泉州港传来消息,有人在打捞沉船时,发现了刻有樱花纹的玻璃器皿!\"崔知夏的瞳孔骤然收缩,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那些用玻璃制造的杀人装置、藏在光影中的密信,还有孔天禄那句\"你以为靠一个破蒸馏器就能阻止我们\"的狂言,都在耳边回响。

她握紧腰间的玉佩,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,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或许永远不会为某个人或某件事停下,但她坚信,只要有人愿意做那面照见真相的镜子,那些被掩埋的罪恶就终有一天会暴露在阳光下。

\"备船,我们去泉州。\"崔知夏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。海风吹起她的长发,鲸油灯的光芒在她身后摇曳,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。远处的大海依然平静如镜,但她知道,在这片平静之下,新的波澜正在酝酿。而她,将继续用手中的\"镜子\",照亮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。

雾灯长明

万历三十八年的暮色如同泼墨,将登州港的轮廓晕染得模糊不清。崔知夏立在海神庙斑驳的石阶上,最后一次回望檐角悬挂的鲸油灯。火苗在海风中摇曳不定,忽明忽暗的光晕里,十年前的烽火与硝烟似乎又在眼前翻涌——燃烧的战船、焦黑的礁石,还有托马斯神父染血的手掌按在玻璃蒸馏器上的瞬间。

\"先生,该走了。\"阿砚抱着沉甸甸的木箱跟在身后,箱中装着的不仅是《光学辨真录》的手稿,还有半片刻着海东青图腾的紫陶残片。少年的青布鞋踩过满地槐花,惊起几只归巢的海鸟,羽翼拍打声惊碎了黄昏的寂静。崔知夏的目光掠过庙前络绎不绝的香客,有人虔诚跪拜海神娘娘祈求风调雨顺,有人嬉笑打闹着在壁画前留影——那些描绘戚家军英勇杀敌的鲜艳色彩里,没有半分当年阴谋与鲜血的痕迹。

海风渐急,卷起她鬓角的白发。崔知夏伸手扶住庙门斑驳的朱漆,触感粗糙如记忆里父亲布满老茧的手。万历二十年碧蹄馆的暴雨中,父亲也是这样紧握着哑火的火绳枪,刀刃卷口的长刀还滴着血,却再也没能刺向敌寇。那时她还不知,那些本该喷射火焰的火器,早被鲸油浸泡的引信腐蚀成了废铁。

\"您说,后人会记得这些吗?\"阿砚突然开口,声音被风扯得断断续续。少年指着庙中正在修缮的碑文,新刻的\"海疆永固\"四字在暮色中泛着冷硬的光,\"他们只看到战功赫赫的将军,却不知道...\"话音戛然而止,因为他看见先生的背影剧烈颤抖了一下。

崔知夏蹲下身,从怀中取出那个珍藏十年的锦囊。褪色的锦缎里裹着的玻璃碎片依然锋利,边缘凝结的暗红血痂在渐暗的天光下宛如凝固的火焰。她想起决战那日,当蒸馏器聚焦的光束穿透孔天禄胸膛时,飞溅的鲜血如何染红了三棱镜,而那个用玻璃制造死亡陷阱的人,最终在自己设计的\"光刑\"中发出凄厉的惨叫。

更远处的海面传来归航的号角,商船的灯火星星点点,如同散落的萤火。崔知夏望着那些光亮,突然想起托马斯神父实验室里跳动的烛火。那个意大利传教士总说玻璃是\"凝固的光\",却不知这晶莹剔透的材质,后来竟成了阴谋家手中最致命的武器。她记得从倭寇尸体指甲缝里刮出的紫陶碎屑,记得醉仙楼地窖里用鲸油书写的密信在蒸馏器下显形的瞬间,更记得戚寒江为保护她挡下的那支淬毒箭矢,箭尾的樱花纹如何深深刺入他年轻的胸膛。

\"历史不会说话,但证据会。\"崔知夏将玻璃碎片重新收好,起身时听见骨骼发出轻微的响动。十年光阴,竟让曾经轻盈的身躯也染上了岁月的沉重。她望向渐渐被夜色吞噬的海面,那里曾是战船相撞的修罗场,如今却平静得如同镜面,只有偶尔翻涌的浪花,仿佛是大海在无声地叹息。

归途经过城东乱葬岗时,阿砚突然停住脚步。月光穿过稀疏的树枝,照亮一座新立的石碑,上面歪歪扭扭刻着\"义士王勇之墓\"。少年扑通一声跪下,重重磕了三个响头。崔知夏站在原地,看着坟头摇曳的野菊花,想起那个总爱咧着嘴笑的年轻捕快,如何在火场中背着昏迷的她冲出重围,后背的衣衫被火焰烧得焦黑。

回到学堂时,油灯已经点亮。崔知夏从暗格里取出一本泛黄的账簿,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十年前那场阴谋的交易细节——

不想错过《大明锦衣卫1》更新?安装14看书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