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。
就在这时,观星台下方传来金属摩擦的声响。朱载堉猛然拽住沈璇玑的手腕,枯瘦的手指在她掌心快速比划:地窖,暗门,快!沈璇玑这才发现地砖缝隙里渗出诡异的蓝光,那些光线如同活物般顺着墙面攀爬,在星图上织成六芒星阵。
地窖中弥漫着陈年桐油的气味。朱载堉点亮墙上的琉璃灯,昏黄光线里,沈璇玑看见满墙的手稿——不仅有音律演算,还有数十张描绘着奇异装置的图纸。其中一张羊皮卷上,画着个巨大的十二面体镜阵,每个镜面都刻着《永乐大典》的页脚编号。
"这些都是..."沈璇玑的声音发颤。朱载堉从暗格里取出个檀木匣,匣中躺着半块焦黑的玉简,上面用金丝镶嵌着北斗七星的图案。当沈璇玑将三棱镜对准玉简时,七色光突然凝聚成光束,射向地窖深处的石壁。
轰隆声中,石壁缓缓升起,露出个青铜铸造的浑天仪。但这并非寻常的天文仪器,其赤道环上嵌满水晶棱镜,黄道圈则刻着十二平均律的音程符号。朱载堉指了指浑天仪底座,那里刻着行小字:"荧惑守心之日,八音克谐之时。"
"是明天!"沈璇玑突然想起钦天监的密报,"明日丑时三刻,荧惑星将运行至心宿二正上方..."她的话音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打断。观星台方向腾起冲天火光,蓝光组成的六芒星阵正在夜空中疯狂旋转。
朱载堉突然抓起玉简,用炭笔在墙面写下:他们来了。沈璇玑这才注意到,蓝光不知何时已渗入地窖,在地面汇聚成诡异的几何图案。老学者将玉简塞进她怀中,枯瘦的手掌在她后背重重一推,指向地窖另一侧的密道。
密道尽头是条废弃的排水渠。沈璇玑爬出井口时,正看见十二名黑衣蒙面人闯入观星台。为首者腰间的弯刀刻着熟悉的六芒星徽记——与文渊阁秘库遇袭时杀手的标记如出一辙。她握紧玉简,发现那些焦痕在月光下竟浮现出动态的星轨,指引着她向城西奔去。
城西乱葬岗,沈璇玑在一座无名孤坟前停下。玉简突然发出蜂鸣,七色光从焦痕中射出,在坟头勾勒出个十二面体轮廓。当她将三棱镜嵌入轮廓中央时,地面轰然裂开,露出条通向地底的阶梯。
阶梯尽头是座巨大的密室,穹顶绘着完整的星图,地面则刻着巨型的十二平均律图谱。密室中央立着块三丈高的青铜碑,碑面密密麻麻刻满《永乐大典》的文字,却被某种黑色物质腐蚀得残缺不全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"你终于来了。"熟悉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。沈璇玑转身,只见利玛窦身着黑色长袍,手中转动着与朱载堉装置相似的针孔投影仪,"三个月前的大火,不过是场精心设计的序章。"
"是你!"沈璇玑握紧玉简,"那场火是为了逼我寻找残页,你们想要的根本不是典籍,而是..."她突然顿住,看着利玛窦身后缓缓升起的十二面体镜阵,每个镜面都投射着不同的星象,"是利用音律与天文,打开某种禁忌之门?"
利玛窦微笑着摇头:"打开门的不是音律,是光。朱载堉毕生追求的十二平均律,其实是解开《永乐大典》终极秘密的钥匙。当年郑和从西洋带回的,是能操控光线的'照世镜'残片,而第卷记载的,正是重铸之法。"
密室突然剧烈震动,穹顶星图开始旋转,地面的音律图谱泛起幽蓝光芒。沈璇玑看见利玛窦将枚水晶棱镜嵌入镜阵,七色光顿时交织成实体的光网。那些光网与焦页上的孔洞完美契合,在空中投射出完整的《永乐大典》页面——记载着如何利用天体运行与音律共振,撕开时空的屏障。
"你们疯了!"沈璇玑挥剑砍向镜阵,却被光网反弹回来。利玛窦的身影在光雾中忽隐忽现:"朱载堉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,但他选择将真相藏在音律之中。可你知道吗?他晚年失聪,不是疾病所致,而是..."
话音未落,密室顶部轰然炸裂。沈璇玑抬头,看见朱载堉站在观星台残骸上,手中高举着改良后的律管装置。老学者将三棱镜嵌入律管,七色光顺着律管的孔洞射出,在空中组成与焦页相同的几何图案。当这些图案与利玛窦的镜阵碰撞时,整个密室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。
"原来如此..."沈璇玑突然明白,朱载堉失聪是为了隔绝音律的诱惑。老学者用毕生精力将危险的秘密转化为纯粹的学术研究,而那些焦页上的痕迹,正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警告。她握紧玉简,将其狠狠砸向镜阵核心。
爆炸产生的气浪将沈璇玑掀翻在地。当她再次睁开眼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