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号\"甲板上,粗粝的磨刀石与雁翎刀相触,发出沙沙声响。月光顺着刀锋流淌,在少年侧脸投下锋利的剪影,眼角那道狰狞疤痕被镀上银边,随着肌肉的牵动微微起伏。他蘸了蘸身旁陶罐里的桐油,目光突然凝在刀身某处——那里有道新近修补的裂痕,青铜熔铸的纹路蜿蜒如蛇,竟与徐沧溟星盘上的疤痕如出一辙。
\"大人,您说下一次黑潮来袭时,我们还能守住吗?\"话音未落,磨刀石突然从指间滑落,在甲板上撞出清脆声响。阿鹤慌忙去捡,却见雁翎刀上倒映的月光骤然扭曲,化作三年前印度洋上那场恶战的场景:青铜巨像的利爪撕开船帆,加斯帕神父的浑天仪迸出火星,还有徐沧溟将星盘嵌入星槎图时,金液与黑血交织成的末日之光。
徐沧溟握着船舵的手顿了顿。改良后的舵轮核心嵌着鱼骨星盘,此刻正随着海浪轻轻震颤,齿轮咬合声里仿佛藏着遥远的战鼓。他转身时,瞥见阿鹤袖口下新添的绷带,渗出的血迹将牵星板染成暗红——那是昨夜在无名暗礁探查时受的伤。记忆突然翻涌,三年前的里斯本街头,也是这样的月光下,少年攥着半张残破的羊皮纸,眼中燃烧着与此刻相同的惶惑与坚定。
\"还记得在天方国的沙漠吗?\"徐沧溟走到少年身边,靴底碾碎几粒晒干的海盐。他拾起雁翎刀,指尖抚过那些崩裂又重铸的纹路,\"当时我们被困在古城废墟,罗盘失灵,星盘蒙尘,是你用铁屑在沙地上摆出二十八宿图,生生从沙尘暴里闯出条生路。\"刀身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,在月光下化作对抗黑潮的古老图腾。
阿鹤的喉结动了动。他想起那个灼热的正午,加斯帕神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石砖上的星象刻痕,徐沧溟则将星盘按在滚烫的沙地上,金液渗入裂缝时蒸腾起白色雾气。而他自己,跪在滚烫的沙石中,将染血的手指按在铁屑组成的星图中心,看着那些金属碎屑违背常理地悬浮而起,在狂风中组成指引方向的北斗。
海风突然转向,带着浓重的硫磺味。雁翎刀上的纹路泛起微光,与徐沧溟星盘的金液遥相呼应。阿鹤的鱼骨星盘在腰间发烫,少年猛地起身,只见东南方海面上空,乌云正诡异地聚合成星槎图的形状。更远处,归航的商船队灯火明明灭灭,宛如深海中窥视的眼睛。
\"他们来了。\"徐沧溟的声音低沉如雷。他将雁翎刀抛回给阿鹤,刀身在空中划出银亮的弧线,\"当年郑和船队在航海图里藏了七重封印,我们只解开了三重。但...\"星盘突然剧烈震颤,金液顺着甲板缝隙流淌,在两人脚下勾勒出完整的星轨,\"但解开秘密的从来不是星盘或宝刀,而是握刀的手,和望星的眼睛。\"
阿鹤握紧刀柄,感受着金属传递的余温。三年前与青铜巨像决战时,这把刀曾被符文碎片劈成两截,是里斯本的铸剑师用郑和宝船的青铜残片、葡萄牙骑士的护心镜,还有加斯帕神父遗留的十字架熔铸成新刃。此刻刀身的纹路里,北斗与十二宫的符号若隐若现,恰似他们跨越万里拼凑的星槎图。
舱门突然被撞开,新招募的钦天监官员与葡萄牙传教士冲了出来。\"磁暴异常!\"老监正举着罗盘,指针在盘面上疯狂旋转,\"方位...正是溟渊!\"传教士的浑天仪齿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,十二宫光带扭曲成深渊符文的形状。阿鹤看见徐沧溟的星盘裂痕中渗出黑血,却又迅速被金液吞噬——这场景与三年前星斗逆行时如出一辙。
\"启动防护结界!\"徐沧溟的吼声穿透云层。阿鹤将雁翎刀猛地插入甲板,鱼骨星盘的青光顺着刀身蔓延,在船身周围凝结成透明的屏障。当第一只火鸦裹着硫磺烈焰撞上来时,少年听见刀刃发出清越的鸣响,那声音像极了加斯帕神父在里斯本王宫中转动浑天仪时,齿轮咬合的韵律。
战斗的轰鸣中,阿鹤突然想起加斯帕神父在《几何原本》上的批注:真理如同星轨,需要不同的眼睛共同观测。他望向徐沧溟,看见星象师将星盘按在胸口,金液与黑血在皮肤上交织成锁链;又转头看向那些曾为算法争执的学者们,此刻正并肩转动仪器,拉丁文咒语与中文星象术语在夜空中回荡。雁翎刀在手中发烫,那些崩裂又重铸的纹路,此刻竟化作流动的星河。
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乌云,\"重光号\"的甲板上散落着焦黑的鸦羽。阿鹤拾起雁翎刀,发现刀身上的纹路又多了道新鲜的刻痕,却与星盘新添的裂痕完美契合。徐沧溟走到他身边,星盘的金液缓缓修复着破损的船舷。远处,星象灯塔的光芒重新亮起,塔顶交织的北斗与十字架,在海天之间勾勒出永恒的守望者轮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