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大明锦衣卫775

云层间游走的银亮闪电,是刻进《武备志》里的——不是玄奇的方术,而是凡人用智慧与天地相和的、一曲硫火雷歌。

海风掠过釜山浦,吹起矿洞外残留的硫磺烟。赵莽望着渐渐放晴的天空,指尖还沾着未燃尽的硫黄粉,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——那是凡人给天空写的信,用火焰当笔尖,用雷电当回信,在天地间,画下了属于匠人的、一行带火的诗。

《硫雷同频·阵中律》

一、硫晶晃灯气冲云

赵莽的指尖碾过硫磺块的棱角,橙黄色晶体在松油灯下碎成细粉,像撒了把揉皱的阳光。“《武备志》里的‘焚硫成气’,”他将粉末弹进灯苗,蓝紫色的火焰腾起半寸,“不是乱烧——得让硫气按‘地脉呼吸’的节奏升。”

金大柱抱着刻漏的手紧了紧。沙粒穿过细颈的“沙沙”声,与远处老巫祝的击鼓声合着拍子:咚——沙——咚——沙——,恰好是2.7秒的间隔。阿杏蹲在陶炉旁,往炉底添了块裹着艾草的硫磺饼,青烟升起时,她看见云层底部的青紫色又深了些。

“先生,磁石罗盘在抖。”佩德罗的鹅毛笔悬在羊皮卷上方。葡萄牙人盯着赵莽腰间的罗盘,铜针正以2.7秒为周期,在“午”位附近画着小弧线——那是硫气与地磁场共振的征兆。松浦隆信的甲胄声从岩穴外传来,混着倭寇的低语:“汉人在给雷‘定规矩’?”

二、刻漏沙落心跳急

戌时初刻,第一炉硫火腾起。赵莽数着刻漏的沙粒:1、2……27,刚好对应2.7秒的间隔。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热气流中上升,像只无形的手推着积云,云脚每压低一分,罗盘指针的摆动就强一分。

“雷鼓!”老巫祝的枣木杖敲在牛皮鼓上。七面鼓按北斗方位摆开,鼓点落在刻漏的“秒”上:咚——沙——咚——沙——,硫气、鼓声、沙粒,在矿洞口织成看不见的网。佩德罗忽然想起里斯本的教堂钟声——但这里的“钟声”,是在给雷电报时。

松浦隆信摸着甲胄上的绿锈。自硫火升起,他就觉得头皮发紧,每隔2.7秒,就有一阵细微的麻痒掠过后颈——像被雷电场的“手指”轻轻戳了戳。“他们在算雷的‘心跳’。”他忽然听懂了佛郎机人的惊呼,汉人不是在等雷,而是在“调”雷。

三、雷落阵中律不差

第一道闪电劈下时,赵莽看见刻漏的沙粒刚落完第27颗。闪电顺着硫气柱窜向陶炉,却在接触磁黄铁矿的瞬间,拐了个弯扎进磁铁矿阵—— exactly 2.7秒,分毫不差。金大柱盯着刻漏尖叫:“先生!雷跟着沙粒走!”

第二道闪电在刻漏的下一个周期响起。这次赵莽看清了:硫气形成的上升气流,在云层与地面间搭了座“雷的桥”,而刻漏的节奏,正是这桥的“台阶”。佩德罗的羊皮卷上,闪电轨迹与刻漏的时间轴重叠,旁边写着:“thunder follows the rhythm of sand(雷随沙粒的节奏落)。”

松浦隆信的亲卫被闪电映成剪影。他们的甲胄在每2.7秒的间隙里,都会爆出细小的火花——那是硫气电离的空气与铁甲摩擦的结果。最前排的足轻忽然摔倒,甲胄上的铁钉在2.7秒的节点上,同时指向磁铁矿阵,像被无形的手摆成了箭阵。

四、阵乱雷歇律未散

第七道闪电落尽时,陶炉的硫火忽然暗了。赵莽看见刻漏的沙粒卡住了——不知何时,汞雾里的硫粉凝在细颈处,沙粒落下的节奏慢了0.1秒。罗盘指针的摆动出现了偏差,下一道雷的闷响,比预计的晚了半拍。

“调风门!”他冲向陶炉,木勺拨动火堆里的硫磺饼。热气流重新升起,硫气柱再次与云层“对话”,刻漏的沙粒也在震动中恢复了节奏:沙——咚——沙——咚——,2.7秒的间隔重新接上。佩德罗看着这场景,忽然想起里斯本的钟表匠——汉人正在用硫火和刻漏,给天地间的雷,上紧发条。

松浦隆信抓住最后的机会冲向岩穴。但每到2.7秒的节点,甲胄上的残铁就会被磁铁矿吸住,让他的脚步不得不顿一下——雷的节奏,早已变成了困住他的牢笼。当第14道闪电落下时,他终于明白:汉人不是在算雷的间隔,而是在让雷,跟着他们的“时间”走。

五、雾散沙停律成诗

晨雾漫过矿洞口时,赵莽蹲在刻漏旁,用竹片刮去细颈处的硫粉。金大柱捡起块烧化的硫磺饼,上面竟印着刻漏沙粒的痕迹,像幅凝固的时间画。阿杏指着山岗,老巫祝正在收雷鼓,每面鼓的鼓面上,都留着2.7秒间

不想错过《大明锦衣卫1》更新?安装14看书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