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大明锦衣卫1002续

墨西哥银矿建了‘银神殿’,祭器是十字与龙纹的合体。”附的草图上,神殿的穹顶画着与玉玺印纽相同的山形,只是山尖的位置,嵌着块巨大的银矿晶体。

赵莽突然想起李成梁手札里的话:“西去三万里的银矿,山形如玺,是天地盖下的印。”此刻望着草图,那银矿晶体的轮廓,竟与狼血拓印边缘的缺口严丝合缝,像幅等待拼接的地图。他让小李调整地动仪的灵敏度,铜蟾蜍立刻发出轻响,指针指向西南的角度,与草图中标注的银神殿经纬度完全吻合。

赤道附近的暴雨里,狼血拓印的世界轮廓图突然洇开。美洲的三角标记处渗出红光,与玉玺残片样本的银线在纸上交汇,形成个完整的圆。赵莽摸着圆心上的小点,那里正是《雪岭密码》第八卷缺失的“地磁原点”,据说找到此处,就能解开跨洋共振的终极秘密。

“老船工说,万历年间的无名宝船也载过类似的图。”小李用桐油擦拭受潮的拓印,“只是当时的水手以为是海神的符咒,不敢细看。”

赵莽望着雨幕中的罗盘,指针稳定地指向西南,比任何时候都坚定。改良的地动仪铜珠每隔一个时辰坠落一次,频率恰好是142.1赫兹——那个贯穿宇宙与地磁的自然常数,像在为航船打着节拍。他突然明白,朝廷派他西行,从来不是偶然,是这常数在牵引着注定的相遇,就像美洲银矿在等待玉玺的验证,狼血拓印在等待完整的轮廓。

船过太平洋中线时,玉玺残片样本突然发烫。赵莽将其贴近地动仪,铜柱里的磁赤铁矿立刻排列成美洲的山形,与传教士送来的草图分毫不差。小李在航海日志上记下:“崇祯十四年七月初七,地动仪显美洲山形,与残片共振。”字迹的墨色,竟与狼血拓印的红光相同。

暮色中的海面上,出现成群的信天翁。它们的飞行轨迹与拓印的地磁线重合,领头的那只翅膀上,竟沾着片熟悉的火山灰——来自长白山的磁赤铁矿颗粒,不知被哪阵洋流带到了这里。赵莽想起苗疆蛊师阿朵的话:“地脉的使者无处不在,银矿的风,火山的灰,都是引路的信使。”

使团的“贸易清单”上,真正的使命正在悄然展开。当宝船在墨西哥海岸抛锚时,赵莽捧着三件信物踏上陌生的土地,看见西班牙人早已在银矿神殿前等候,他们的祭器上,十字纹与龙纹正在阳光下交融,像在为这场跨越万里的验证,铺开早就写好的答案。

他知道,此行名为通商,实为解谜——解开美洲银矿与玉玺的同源之谜,解开狼血拓印的完整轮廓,解开那个贯穿天地的常数为何同时烙印在东西方的土地上。而船头的“大明正使”旗,不仅代表着一个王朝的威仪,更代表着一种探索的勇气,要在未知的世界里,找到那些被地脉隐藏的共鸣。

当第一缕美洲的阳光照在玉玺残片上时,赵莽分明看见,残片的断口与银矿神殿的刻纹正在缓缓对接,像两瓣失散多年的拼图,在天地的注视下,开始诉说那个跨越半球的秘密。宝船的锚链在海面上轻轻晃动,像在为这场迟到的相遇,敲打着自然常数的节拍。

第十一章 各线的伏笔闭环

脉通美洲

崇祯十四年秋分,泉州港的观星台积着层薄霜。赵莽将最后一块玉玺残片拼在青铜盘上,断口处的银线突然亮起,像条苏醒的银蛇,顺着盘底的沟槽蜿蜒,最终冲出《龙脉惊变》古图的边缘,在空白处画出道弧线,直指西南——那里正是美洲的方向,与古图上若隐若现的“美洲分支”完全重合,像把钥匙终于捅开了尘封的锁孔。

“百户,这分支……”亲兵小李的手指悬在古图上方,不敢触碰那道新显的银线。三年前在长白山发现的“龙脉图”残卷,所有人都以为边缘的模糊墨迹是污渍,此刻在完整玉玺的映照下,墨迹竟化作细密的银脉网,与墨西哥银矿的剖面图严丝合缝,连最细微的矿脉分叉都分毫不差。

赵莽突然想起《龙脉惊变》中记载的“万历地动”。万历二十三年,辽东发生罕见地动,震中并非火山带,却让长白山的银矿脉突然向西偏移。当时的钦天监奏报称“龙脉异动,恐有外支”,却因找不到实证被斥为妄言。此刻望着青铜盘上的银线,他终于明白——那不是异动,是美洲银矿的地磁场跨越万里传来的牵引,像磁石吸引铁屑,硬生生在龙脉图上拉出了条美洲分支。

三日前,他带着残片样本拜访工部的老工匠。那老者用磁石反复测试,发现残片的磁极核心藏着块米粒大的磁赤铁矿,磁化方向与美洲大陆的地磁倾角完全一致。“就像指南针被美洲的地脉‘校准’过。”老者敲着青铜盘,“这分支不是凭空长出来的,是被残片的磁极硬生生‘拽’出来的。”

不想错过《大明锦衣卫1》更新?安装14看书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