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大明锦衣卫1003

更像是一种标记,或者说,是某种仪式。

“头儿,探测器有反应了!”小周举着金属探测器在齐腰深的水里喊,雨衣的帽檐往下淌着水,“河底偏北的位置,信号特别强!”

赵莽蹚水过去,脚下的淤泥陷得很深,每走一步都像被什么东西往下拽。他接过探测器,探头刚碰到水下的硬物,仪器就发出尖锐的蜂鸣。“拿工兵铲来。”他咬着牙说,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,灌进衣领里,凉得人打哆嗦。

工兵铲插进淤泥的瞬间,碰到了坚硬的东西。赵莽放慢动作,一点点把周围的泥挖开,一块巴掌大的金属片渐渐露了出来。黄铜色的表面蒙着层绿锈,但边缘的齿牙形状依然清晰——和蜡模上的齿轮是同一个型号。

“还有!”小周在旁边又有了发现。接下来的两个小时,他们在河底陆续挖出了七块齿轮残片,最大的有碗口大,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宽。所有残片的断口都很整齐,像是被人刻意敲碎后扔进河里的。

回到实验室时,所有人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。赵莽把残片摊在操作台上,用软毛刷细细清理上面的淤泥。绿锈被刷掉后,金属表面露出奇异的光泽——黄铜的底色里泛着淡淡的银白,像是撒了把碎银。

“这材质不对。”赵莽皱起眉,拿起一块残片凑近灯光,“佛郎机炮的齿轮都是纯黄铜的,哪来的银色?”

他取了一点金属粉末,放进光谱分析仪。半小时后,分析结果出来了:含铜量72%,含银量23%,其余是铅和锡。更惊人的是,银的同位素比值显示,这些银来自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银矿——那是西班牙在美洲最大的银矿,也是马尼拉大帆船每年运往中国的主要货物。

“跨卷伏笔”这四个字突然跳进赵莽的脑海。那是他导师生前研究明代对外贸易时常用的词,说有些历史线索藏在不同的文献里,要跨着卷宗才能串起来。导师曾在笔记里提过,万历年间从美洲运来的白银,有三成被铸成了特殊合金,用来制作“西洋器械”,但具体是什么器械,始终没找到实证。

“现在找到了。”赵莽指着分析报告上的银矿成分,“血滴子的齿轮用的就是这种黄铜混银,既有黄铜的硬度,又有银的延展性——难怪能精准咬合颈椎骨。”

小周突然想起什么,从包里翻出个密封袋:“头儿,昨天在河底还挖到这个,当时以为是普通的铜钱。”

袋子里装着枚边缘磨损的银币,正面刻着西班牙国王的头像,背面是皇冠图案。赵莽用放大镜一看,银币边缘有圈极细的齿轮纹,和他们打捞的残片完全吻合。“这是‘八里尔’银币,”他肯定地说,“墨西哥造的,万历年间在马尼拉流通,后来被带到中国。看来凶手杀人后,连银币都一起扔进了河里。”

雨还在下,实验室的窗户被打得噼啪响。赵莽把所有齿轮残片拼在拼图板上,对着灯光调整角度。残片的断口渐渐对齐,一个直径约十五厘米的圆形轮廓慢慢显现出来——比之前蜡模显示的齿轮大了整整一圈,而且内侧多了圈凹槽,像是能和什么东西嵌合。

“这不是完整的血滴子。”他突然明白,“这只是个配件,真正的凶器应该更大,可能是某种能套在脖子上的圆环,齿轮只是其中的核心部件。”

这时,手机响了,是文物局的老张打来的。“小赵,上次你要的神机营军籍册找到了,”老张的声音透过雨声传来,“万历三十年确实有个叫‘元化’的军医,籍贯写的是‘吕宋’——就是现在的菲律宾。”

赵莽握着手机的手猛地收紧。吕宋是西班牙殖民地,马尼拉就在吕宋岛。这个元化,根本不是中国工匠,他是从马尼拉逃来的!

“军籍册上还写着,”老张顿了顿,“他擅自带走了‘西洋器械’,被神机营通缉,最后记录是‘溺死于护城河’。”

原来不是被杀死后抛尸,是被追得走投无路,自己跳进了护城河。赵莽看着拼图板上的齿轮残片,突然觉得那些齿牙像是在动——元化带着齿轮跳进河里时,这些碎片是不是随着水流在河底滚动?他为什么要带这些齿轮?仅仅是因为藏着银矿地图吗?

他重新检查最大的那块残片,在边缘的绿锈下发现了个极小的刻字:“十”。其他残片上也有类似的数字,合起来正好是“十二”。赵莽心里一动,把残片按数字顺序排列,内侧的凹槽突然连成了一条螺旋线,线上每隔一段就有个针尖大的小孔。

“这是……弹道?”小周惊讶地说,“这些小孔的间距,正好符合佛郎机炮的膛线!”

赵莽立刻调出佛郎机炮的剖面图,将齿轮残片的螺旋线和炮管膛线对比,两者的缠角完全一致。“血滴子的齿轮根本不是用来杀

不想错过《大明锦衣卫1》更新?安装14看书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