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大明锦衣卫1004续

第四卷:机枢的新途

第十章 从凶器到工具

齿轮里开出的煤火

赵莽将血滴子的齿轮嵌进钻井机时,辽东的冻土正裂开细密的纹路。·白.:?马{&书\??院1?. (^追′最;]新

“这玩意儿能行?”后金骑兵莽古尔泰攥着刀柄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他脚边的佛郎机炮炮管锈迹斑斑,药室里残留的硫磺味混杂着冰雪的寒气——去年冬天,就是这门炮因火药不纯炸膛,掀翻了半个军器坊。

赵莽没有答话,只是转动改良后的衡木。血滴子改造的核心齿轮开始旋转,带动螺旋钻杆缓缓下沉,钻入冻土的声音像春蚕啃食桑叶。墨家的“五衡分度”刻痕在阳光下清晰可见,每道刻度都对应着不同煤层的硬度,确保钻杆既不会因用力过猛崩裂,也不会因力道不足停滞。

“墨家的引力机枢,讲究‘力出一源,平衡四方’,”他指着机括上的指针,当指针偏离中线时,血滴子的红光便会轻微闪烁,“就像这钻井,太深会塌,太浅出不了好煤,得像给病人号脉,轻重都要恰到好处。”

三日后,第一缕煤烟从钻井口升起时,莽古尔泰的眼睛亮了。乌黑的煤块被绞盘吊出时,断面闪着金属般的光泽,用指甲一划便留下清晰的痕迹——这是能让火药燃烧更充分的“烟煤”,比辽东常用的木炭火力强三成,却不会像硫磺那样腐蚀炮管。

“佛郎机炮炸膛,不全是手艺的错,”赵莽用煤块在雪地上画着燃烧公式,“木炭火力不稳,硫磺杂质太多,只有这煤炭,烧起来匀匀缓缓,能让炮弹飞得又远又准——但前提是,这炮得用来守疆,不是用来屠城。”

他改造的不仅是钻井机。血滴子的齿轮被拆分成三组:一组带动钻杆,用的是墨家衡木的“省力杠杆”;一组控制绞盘,融了西洋螺旋的“匀速传动”;最后一组连接着筛选筛,能把煤粉与石块分离开,竟是从血滴子的“反向止杀”机关改来的。

“你看这筛子的摆动幅度,”赵莽让莽古尔泰按住衡木,“超过这个刻度,筛网就会自动减速,免得煤粉飞扬——就像当年血滴子不肯伤人,现在它也不肯浪费一块好煤。”

那日午后,军器坊的工匠们围着新出炉的炮弹啧啧称奇。用烟煤烧制的火药呈深褐色,颗粒均匀,点燃时没有刺鼻的浓烟,只发出沉稳的“轰”声,弹丸在雪地上砸出的坑洞边缘整齐,显然弹道稳定了许多。

“这才是佛郎机炮该有的样子,”老工匠抚摸着光滑的炮管,上面还保留着血滴子齿轮的纹路,“当年西洋人把它卖给我们时,只教了怎么填火药,没说这铁家伙也认煤的脾气——就像那血滴子,不认谁的刀快,只认谁的心正。”

赵莽忽然在钻井机的底座上,发现个熟悉的符号——正是机巧穷奇图纸上的“非攻”刻痕。他想起墨修送的那枚守心珠,此刻正嵌在衡木的支点处,珠子转动时,钻井机的震动便会减轻几分,像是在提醒使用者:所有力量都该有温柔的一面。

深夜,莽古尔泰带着一筐新煤来找赵莽。篝火映着他棱角分明的脸,这位曾信奉“刀枪说话”的骑兵,此刻正笨拙地用煤块拼着“守”字。“济南府的墨先生说,”他声音有些发涩,“最好的防御,是让百姓家里有煤烧,锅里有饭煮——这比炸掉对方的城楼管用。”

赵莽教他调试钻井机的“煤层识别”功能。当钻杆遇到可以民用的浅层煤时,血滴子改造的预警器会发出柔和的绿光;若碰到适合军工的深层煤,则亮起红光——这是从“防御\/杀伤”模式改来的新功能,只是现在,两种光都代表着“生”,而非“杀”。

三日后,佛郎机炮在辽河岸边试射。炮弹没有飞向假想的敌营,而是精准地落在冰面的裂缝处,炸开的冰层正好形成一道临时堤坝,挡住了即将漫过屯田的春汛。围观的军民爆发出欢呼时,赵莽看到钻井机的齿轮正在阳光下转动,将新采的煤炭输送到远处的炼铁炉——那里正熔铸着农具,而非兵器。

“这才是‘凶器变工具’,”莽古尔泰递过来一碗热茶,茶水里飘着几片玉米叶,是赵莽从济南带来的种子长出的,“血滴子的齿轮钻进地里,能挖出取暖的煤;佛郎机炮的炮口对着冰面,能护住百姓的田。墨先生说的‘非攻’,原来不是不打仗,是把打仗的本事,都变成让日子过下去的本事。”

消息传回济南府,墨修托人送来新的齿轮图纸,上面标注着“可改水车”的字样。

不想错过《大明锦衣卫1》更新?安装14看书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