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第283章 冉魏血火天王冉闵:乱世武夫的华丽悲剧

,让对手都怀疑人生。

“七战七捷”到“十战十捷”: 史载冉闵在襄国之战前,已经“累战皆胜”,之后又多次击败各路胡汉联军,创造了“十战十捷”的神话。他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,勇猛程度让敌人胆寒,士兵们视其为偶像(“闵所乘赤马曰朱龙,日行千里,左杖双刃矛,右执钩戟,顺风击之,斩鲜卑三百余级”)。这形象,活脱脱一个古代版的“兰博”+“吕布”合体。

战神光环下的致命短板:政治与战略的“小学生”然而,打仗猛不代表会治国,更不代表懂战略。冉闵的短板,在战场之外暴露无遗。

政治低能: 他的政权几乎完全建立在军事威慑和个人勇武之上。内政一塌糊涂,经济凋敝,民心不稳。他杀胡令的极端手段,不仅彻底得罪了所有胡族势力,也让很多汉人豪强和百姓感到恐惧和不安(谁知道他哪天不高兴了会不会杀红眼?)。他拉拢李农,却又对其充满猜忌,最终找个借口把这位仅存的重量级盟友兼战友也杀了(“诛李农及其三子”),自断臂膀。

战略短视: 冉闵像个沉迷于“无双割草”游戏的玩家,只知道一个“干”字。最大的战略失误,是严重低估了慕容鲜卑前燕的实力和野心。当慕容鲜卑名将慕容恪(慕容儁的弟弟,超级名将)率领十四万精锐步骑(包含五千重装“铁浮屠”)南下时,老将董闰、张温(难得的明白人)苦苦劝谏:“陛下!鲜卑乘胜而来,兵锋正锐!咱刚打完几场硬仗,部队疲惫。不如咱先避其锋芒,养精蓄锐,等他们骄横懈怠了再干他丫的!”(“鲜卑乘胜气劲,不可当也,请避之以溢其气,俟其骄惰然后益兵以击之”)。多么老成持重的建议!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可冉闵怎么回答?他当场掀了桌子(估计是气的):“吾欲以此众平幽州,斩慕容儁;今遇恪而避之,人将侮我矣!”(“老子正想带着兄弟们去踏平幽州,活捉慕容儁!现在碰到慕容恪就躲?传出去我还怎么混?别人还不得笑话死我?!”) 为了面子,为了“人设”(刚猛无敌的战神形象),他拒绝了唯一可能挽救局面的建议,选择了硬刚! 这决策,堪比赌徒all in了全部身家。

廉台决战:战神最后的独舞公元352年4月,在魏昌城附近的廉台(今河北无极县东北),决定冉魏命运(也是冉闵个人命运)的决战打响。

冉闵确实勇猛无双。他身骑朱龙宝马,左手持双刃长矛,右手挥舞钩戟(一种带钩和刃的长兵器),亲自冲锋陷阵!所向披靡,如入无人之境。据说光他一个人就干掉了三百多鲜卑兵!他麾下的步兵(主要是汉人)也异常顽强,在骑兵处于劣势的情况下,硬是和慕容恪的精锐骑兵打得难解难分,十次冲锋都顶住了!(“闵所将多步卒,将战,恪乃以铁锁连马,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,方阵而前…闵所乘骏马曰朱龙,日行千里。闵左操双刃矛,右执钩戟,以击燕兵,斩首三百馀级…望见大幢,知其为中军,直冲之;燕两军从旁夹击,大破之…围之数重。闵溃围东走二十余里,朱龙忽毙,闵遂被执”)。

悲剧的高潮:朱龙马倒下的瞬间然而,个人的勇武终究敌不过精妙的战术和绝对的优势兵力。慕容恪利用“铁锁连马”(连环马)的方阵顶住冉闵的冲击,再用精锐骑兵从两翼包抄夹击。冉魏军终于支撑不住,崩溃了。冉闵奋力杀出重围,向东狂奔了二十多里!眼看就要逃出生天…

就在这时,那匹伴随他征战四方、立下赫赫战功的朱龙宝马,突然力竭倒地!(“朱龙忽毙”)历史在这一刻定格:覆灭二十万胡人、十战十捷的天王,竟因为坐骑的倒毙,在距离逃生仅一步之遥的地方,束手就擒!

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画面,仿佛宣告着:那个依靠个人武勇和极端民族主义驱动的时代,终将被更成熟、更有组织的强大势力所终结。 冉闵,这位乱世的孤胆英雄,他的传奇,也随着朱龙马的倒地,走向了终点。

四、争议千年的血色遗产:英雄?屠夫?悲剧符号?

被俘与结局:最后的倔强被押到慕容儁面前的冉闵,上演了本文开头那经典一幕。面对慕容儁的羞辱,他怒斥对方是“夷狄禽兽”,扞卫自己“中土英雄”的尊严。慕容儁恼羞成怒,鞭打了他三百下(“鞭之三百”),然后把他押送到龙城(前燕首都,今辽宁朝阳)。不久后,公元352年6月1日(根据其墓志铭记载),冉闵在遏陉山(今辽宁朝阳附近)被斩首。一代枭雄,身首异处。

慕容儁的“心虚”与天象“助攻”据说冉

不想错过《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》更新?安装14看书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