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杀向后燕国都中山(今河北定州)。刚登基不久的慕容宝慌了,紧急拼凑了十二万步骑大军(估计把老底和新兵蛋子都拉上了),在柏肆(今河北藁城附近)依托滹沱河布防,准备迎战。
过程: 这次慕容宝似乎“学乖”了一点(也可能是被逼急了)。他采纳了一个夜袭魏营的计划。别说,夜袭初期还真取得了点小胜利,一度让魏军陷入混乱。眼看胜利在望,慕容宝同志那“优柔寡断+关键时刻掉链子”的被动技能又发动了!他没有乘胜扩大战果,果断追击,反而……犹豫了!就在这要命的关头,拓跋珪展现了其枭雄本色,临危不乱,迅速收拢溃兵,重整旗鼓,在天亮前组织起了有效反击。
结局: 形势瞬间逆转!刚刚还占点便宜的燕军,被反扑的魏军打得落花流水,再次上演大溃败。我们的慕容宝皇帝,一看大事不妙,再次发挥了其“逃跑专家”的特长,弃全军于不顾,带头策马狂奔。逃跑路上,他大概觉得士兵穿着盔甲跑得太慢,会影响自己的逃命速度(或者怕被魏军认出是高级将领?),竟然下了一道奇葩至极的命令:“所有人,把铠甲兵器都给我扔掉!轻装快跑!”(原文:“士卒捐弃兵仗,争赴水逃命。”)当时可是寒冬腊月啊!数万丢盔弃甲的燕军士兵,在冰天雪地里被魏军像撵兔子一样追杀,冻死、溺死、被杀者尸体枕藉,填满了道路。十二万大军,再次灰飞烟灭! 慕容宝一路狂奔回中山,但后燕在中原的领土,经此一役,彻底沦丧。北魏势力如日中天。
总结慕容宝的军事艺术:打仗水平? 基本等于零。轻敌、寡谋、犹豫、临阵失措是他的战场标配。
坑队友能力? 天下无双。两次大战,葬送二十万精锐,附赠大片国土。
逃跑速度? 绝对冠军。弃军保命,溜得比谁都快,还顺手给追兵增加了“捡装备”的乐趣。
对士兵关怀? “贴心”地让大家冬天轻装跑路,免费体验“冰河世纪极限生存挑战”。真是“爱兵如子”的“好”皇帝啊!(此处应有反讽的掌声)
四、众叛亲离大乱斗——亲戚朋友齐上阵,目标:干掉慕容宝!
军事上连续送完“双杀大礼包”,后燕内部彻底炸锅了。慕容宝成功地把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“吃鸡”战场,而他自己,就是那个被所有人追着打的“天选倒霉蛋”。亲戚朋友们纷纷表示:“皇帝轮流做,今年到我家!宝哥,你该让位(让命)了!”
1. 慕容麟叛乱:亲弟弟的“皇帝体验卡”
赵王慕容麟,慕容宝的异母弟,一直是个野心勃勃的主。柏肆大败后,后燕都城中山被北魏大军团团围困(397年)。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,慕容麟同志不仅不想着守城,反而琢磨着:机会来了!他勾结尚书慕舆皓,策划了一场刺杀皇帝慕容宝的阴谋。结果,阴谋败露(慕容宝别的不行,保命嗅觉一流),慕舆皓被杀,慕容麟一看不妙,脚底抹油,溜出城投奔了丁零人。这还不算完,后来他趁着后燕在河北的统治崩溃,自己拉杆子称帝了!虽然没蹦跶多久就被干掉了,但他成功地在后燕的伤口上又撒了一大把盐,加速了帝国的分裂和崩溃。亲弟弟带头造反称帝,慕容宝这“兄友弟恭”做得真“到位”。
2. 慕容会兵变:好大儿的“父慈子孝”
慕容宝废掉慕容会太子之位这步臭棋,终于迎来了残酷的清算。慕容会对老爹和弟弟慕容策的怨恨,如同火山般爆发。他联合部将仇尼归等人,悍然发动兵变!目标直指他的叔叔们——慕容农和慕容隆(都是慕容垂能征善战的儿子,慕容宝的弟弟)。结果,慕容隆被杀,慕容农重伤。慕容宝一看儿子都反了,吓得魂飞魄散,带着老婆孩子和小太子慕容策,一路向北狂逃,躲进了龙城(今辽宁朝阳)。慕容会杀红了眼,一路追杀到龙城,把老爹围在城里猛攻。眼看慕容宝就要上演“被亲儿子弑父夺位”的终极惨剧,他手下一个叫高云(后来也当了皇帝)的猛将站了出来,奋力击退了慕容会,暂时保住了慕容宝的老命。这场“父慈子孝”的闹剧,以慕容隆身死、慕容会伏诛、慕容宝再次吓破胆告终。亲生儿子刀兵相见,慕容宝的家庭教育堪称“典范”。
3. 段速骨之乱(398年):厌战士兵的“愤怒小鸟”
接二连三的内乱外战,后燕的士兵们早已厌倦了无休止的厮杀和逃亡,士气低落到了极点。将领段速骨敏锐地(或者说阴险地)抓住了士兵们的厌战情绪。398年正月,他利用士兵的不满,发动叛乱!叛军攻杀了乐浪王慕容宙(慕容宝的堂兄弟),并拥立慕容隆的儿子慕容崇(注意,不是慕容隆本人,慕容隆已在慕容会之乱中被杀)为帝(傀儡)。